精神卫生系列科普宣传:失眠障碍

创建者:心理咨询与健康教育中心时间:2022-04-06浏览次数:


人生1/3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。睡眠不仅对身体健康很重要,对精神心理健康也很重要。但是很多人没有良好的睡眠,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调查显示: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.2%,超过3亿人失眠。偶尔失眠,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。而长期失眠,可能诱发多种躯体疾病,还会造成精神损害,导致注意力不集中、记忆力下降,令人心情烦躁等。

    中国睡眠研究会2016年的调查显示:中国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高达38.2%,超过3亿人失眠。美国匹兹堡大学调查显示:65岁以上的老年人中失眠发生率高达65%。这么多人都失眠,应该不会对身体有太大的影响吧!不要小看失眠的问题哦。偶尔失眠对健康没有太大影响,而长期失眠可能诱发多种躯体疾病,如高血压,冠心病等,更严重的是,长期失眠会造成精神损害,导致注意力不集中,记忆力下降,令人心情烦躁,甚至可能引发抑郁症。

其实只是一个身体症状。很多的躯体疾病,精神心理障碍的都可以引发失眠,而睡眠障碍是一种疾病,是最常见的睡眠障碍,主要表现有入睡难,容易醒、醒得早,醒后不解乏等等。如果每周有超过3晚的睡眠困难,连续3个月就可能达到失眠障碍的诊断。我们需要到精神科就诊,去评估我们是失眠障碍,还是其他疾病引起的失眠症状。

失眠障碍该怎么治疗呢?目前常用的方法主要有心理行为治疗,药物治疗以及物理治疗。治疗睡眠障碍的药物种类非常多,不同助眠的药物都有各自的适应症和副反应,部分药物长期服用有成瘾风险,所以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依据处方服药,不可自行服用。物理治疗,主要包括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,经颅电刺激治疗等。也需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。

我们着重说一下心理行为治疗,因为心理行为治疗患者自己可以做,并且没有副作用,短期疗效与镇静催眠药相等,长期疗效要优于镇静催眠药。心理行为治疗,主要是通过调整睡眠三要素起到治疗效果。就是睡眠节律、睡眠动力和身心放松。

首先说说睡眠节律,也可以理解成生物钟,生物钟可以通过固定上床下床时间进行训练,对于失眠障碍患者比较合适的上床时间为晚上1030左右,下床时间为早上5:30左右,不管你的睡眠好坏,不管睡着睡不着,每天都要坚持这个上下床时间 ;

第二,睡眠动力。睡眠动力越大就越容易进入睡眠,睡眠动力主要与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,以及运动两个因素相关。连续保持清醒的时间越长,睡眠动力越大,越容易入睡,睡眠越深,所以不管晚上睡眠好与坏,睡眠障碍患者白天都不能补觉,也不能午睡,否则会减少睡眠动力,从而导致失眠。没有失眠障碍的朋友可以适量午睡哦。同时请注意不能赖在床上做与睡眠无关的事,比如躺在床上看手机、看电视,看书等。适量运动也可以增加睡眠动力,建议每日坚持运动,最好是有氧运动如快走、慢跑,游泳,爬山等运动。尽量在白天进行,睡前2小时内应避免运动。

最后是身心放松,睡前躯体或心理的紧张会导致失眠,通过放松训练可以降低身心焦虑水平,从而促进睡眠。放松训练的方法很多,比较常用的是身体扫描、正念呼吸的方法,统称为静心练习。

为了方便大家记忆,根据睡眠三要素睡眠障碍的心理行为治疗,可以总结为上下不动静五步疗法,注意至少要坚持3~4周才有效果。切记,一定要重视睡眠障碍是一种疾病,要及早治疗,不然拖久了容易成大病。

 

 

资料来源: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

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