有如心跳一般,人的情绪也不是一条生硬的直线。顺心如意时,人们感到愉快、轻松、心情像鸟儿飞过晴空;遇到挫折时则常感低落、沉重、心情好像暗淡的阴天。情绪的正常波动是可控的,也不会影响日常生活。
但有些人,情绪就像过山车,一阵子没来由的愉快、兴奋、感到自己无所不能;又一阵子心情低落、没精力、觉得自己一无是处;情绪的剧烈变化不能自控也非常影响生活——他们可能是患上了双相情感障碍。
双向情感障碍也称躁郁症,这是一种既有躁狂或轻躁狂发作,又有抑郁发作的一类心境障碍。在我国,双相情感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1%左右。在抑郁发作期的患者可以出现抑郁症的种种表现,比如情绪低落,兴趣减退,精力不足,悲观厌世等等;
而在轻躁狂狂或躁狂发作期,患者的情绪和行为又会到达另一个极端。症状轻者,也称轻躁狂发作。患者感觉轻松愉快,头脑变快,灵感频现、变得言语增多,喜爱社交,自信阳光兴趣广泛,浑身充满力量。这种表现需要持续4天及以上才可以诊断为轻躁狂。轻躁狂对个体功能的影响相对少些,有时不容易识别出来,有些患者甚至会享受这种兴奋和积极的情绪,希望能一直持续这种状态。
然而,这种感觉良好的状态很难如愿保持,如果没有及时调整和干预,情况就可能会变得非常糟糕,躁狂发作。这时患者的情感异常高涨或者显得易激惹,为一点小事就大发雷霆,往往自我感觉良好,言辞夸大,认为自己才华出众,能力非凡,讲起话来滔滔不绝,难以打断。
严重者语无伦次,活动异常的增多,不断计划,整日忙碌只睡几个小时,甚至完全不睡觉。但因为患者的注意力极易转移,虽不停做事,但基本都是虎头蛇尾。
另外患者做事冲动,容易不计后果,比如大笔挥霍钱财,甚至置自身于危险中。严重的患者,还可能出现妄想和幻觉等精神病性症状。不难想象,在躁狂发作时,人的思考和判断力受损,工作,生活,人际关系等也会受到明显损害。诊断躁狂发作,上述这些症状需要持续一周及以上。
跟大多数精神心理疾病一样,双相情感障碍的病因尚不明确,目前倾向认为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其发病过程中均有重要作用,而遗传因素的影响更为突出。双向情感障碍患者的直系亲属,患病风险要比一般人群高很多。
双相情感障碍给患者带来莫大的痛苦,但值得庆幸的是,经过规范的治疗,这个疾病是可控的。
首先,非常重要的是药物治疗,精神科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具相应的处方。与抑郁症不同,双相情感障碍的治疗药物,最主要的是心境稳定剂,这些药物可以把情绪波动维持在相对正常的范围。注意坚持服药,对于康复非常关键。减药停药务必要咨询医生的意见,过早停药会使复发风险升高,而频繁多次的发作可能会导致治疗效果越来越不理想,给患者带来更加严重的影响。
除了药物治疗,心理治疗也能帮助患者监控管理自己的情绪,提高应对技能。
另外,我们应该尽可能的多学习疾病相关知识,武装自己,注意平衡自己的生活,避免过分的压力,规律锻炼,培养良好睡眠习惯,学会倾诉寻找支持,远离酒精毒品等成瘾物质。
当然,来自家人和朋友以及社会的理解和支持也是非常重要的。记住双相情感障碍是一种疾病,不是个人的错误。规范治疗,一起努力,早日找到生命的平衡点吧。
资料来源:国家精神卫生项目办公室
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公事部